遠見者 成就好品牌 | Wise Choice,Great Brand
成長中的中國企業,愈加強烈的意識到品牌的力量。正上品牌真誠服務有長遠戰略的企業,我們期待與企業品牌共同成長壯大,并以此為豪。選擇正確的合作伙伴,需要遠見目光!

正上品牌帶你領略各國可口可樂字體魅力
2014-08-18 來源:本站
- TAGS標簽
- 可口可樂字體
- 字體設計
- 字體標志
- 正上品牌字體
導語:品牌的魅力在于本土的融合及發揚,一款獨特的字體標識設計更需要立足當地文化和審美,本期正上品牌帶你領略可口可樂Coca-Cola字體魅力。
可口可樂(Cola-cola)名字的由來
Cola-cola本身沒有任何含義,當初取名為coca-cola只是因為這個名字朗朗上口而已。不過,cocacola起名,確實有個有趣的故事。
1886年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一家藥店里,一位名叫約翰·彭伯頓(John Pemberton)的藥劑師偶然發明了一種味道神奇的咖啡色液體,他想把這種有色液體開發成為飲料,但苦于沒有資金,就找到當地一個識字不多的大財主賓遜,商議人合伙開發這一飲料的可行性。當談妥合作條件后,彭伯頓為了借助魯賓遜的財力,便把為新飲料命名的權力讓給魯賓遜。
魯賓遜一口應承下來,但思索一段時間后卻感到給這一飲料起名并不那么容易,他把字典翻了一遍,也沒有找到滿意的名稱。一天下來,由于腦袋昏昏沉沉,吃過晚飯后竟坐在書房的椅子上睡著了,等他一覺醒來時,已經是深夜2點多鐘了,此時他想按飲料的性質起個名字。飲料是清涼的,用clod來代表“冷”的含義,可冷字不能成為名字,必須再加上一個字,他又開始翻字典。結果還是一無所獲,他把字典又丟在了一旁。恰巧,這時公雞打鳴了,他一下子跳了起來, “對了,就用公雞這個名字吧”!可是“公雞冷的”或“冷的公雞”都不能當飲料的名字,想著想著他走到院子里,看到天空中一顆流星閃過,這又引起他的靈感:把“公雞”和“冷的”單詞換個字母不就行了嗎?于是魯賓遜把Cock(公雞)。與Cold(冷)中的k與d都換成了a,這樣就變成了Coca-cola。
彭伯頓問魯賓遜這個名字是什么意思,魯賓遜說:“它們本身沒有什么意義,可是,你看看它們的字母結構,不是很有意思嗎?”彭伯頓連念了幾遍,突然高興地叫道:“妙極了!除非是你,誰也想不出這樣的好名字來,既好拼,又好念,更容易記,不管誰看一遍都會記得它,作為產品名稱,真是再好也沒有了!”可口可樂品牌就這樣誕生了。
Coea-cola品牌名字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注重詞語的含義而注重發音響亮。該品牌名字短小玲瓏,具有獨創性和獨特個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前所未有的品牌名稱,從而能在世界上獨領風騷。
可口可樂中文名是如何產生的?
上世紀20年代,可口可樂已在上海生產,一開始翻譯成了一個非常奇怪的中文名字,叫”蝌蝌啃蠟”,被接受狀況可想而知。于是可口可樂專門負責海外業務的出口公司,公開登報懸賞350英磅征求譯名。當時身在英國的一位上海教授蔣彝,便以”可口可樂”四個字擊敗其他所有對手,拿走了獎金。
可口可樂,一直被認為是廣告界翻譯得最好的品牌名。不但保持了英文的音譯,還比英文更有寓意。可口可樂四個字生動地暗示出了產品給消費者帶來的感受——好喝、清爽、快樂——可口亦可樂。讓消費者胃口十足,“擋不住的感覺”油然而生。
值得注意的是,當代品牌名稱設計已形成一個國際化潮流,品牌的國際化,除了具有品牌的共性——易讀、易寫、易識、易聽外,還注重晶牌名字能通行世界各國,例如日本的SONY(索尼)、德國的奔馳(Benz)轎車,其商標名稱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
當代西方發達國家品牌名稱定位的一個流行趨勢,就是像“可口可樂”一樣采用以讀音取勝新創詞匯命名,不注意名字的文字含義,甚至一些世界發達國家的企業大膽用若干西文字母組成毫無意義的名字,只要這個名字發音響亮,沒有令世人討厭的含義,就被認為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品牌設計。例如“OMO(奧妙)”、“Pepsi'’(百事可樂)、“NIKON'’(尼康)、“Kodak”(柯達)等世界名牌都屬于這一類型。
在中國、韓國、俄羅斯、埃及、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等部分市場使用當地語言的Logo設計。
可口可樂的多語言設計著重于本土字體設計的美感。
臺灣地區
老款大陸
大陸新款
——————————————————
公司地址 : 北京朝陽區東三環百子灣路32號22院街藝術街全國客服電話:400-860-1981
咨詢電話:010-58263120
市場郵箱 : [email protected]
在線QQ : 1434356880
新浪微博 : http://weibo.com/zenp
官方網站 : http://www.dongfangsong.cn